澳大利亚服务器

改掉12种思维方式,让自己远离抑郁

对于抑郁症、抑郁情绪的患者来说,不良思维方式,或说认知障碍,才是导致其抑郁症的主要根源。预防抑郁,请改掉下面这些思维方式——

非此即彼

最新报道

最新发现:8个长寿因素颠覆我们的认知

生活有目标的人不易孤独

感觉自己抑郁了?20道题帮你自测→

这种不良的思维方式引发的最糟糕的作用就是在看待人或事情时,你会有绝对化倾向,比如在一次考试中失利就会想“我很失败,我就是一个废物”,但实际上,这只是一次考试失利而已。

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从本质上而言,就是一种完美主义的表现,它会让你害怕任何错误或不完美之处。

以偏概全

这种思维方式让你武断地认为,某一件事如果在你的身上发生过一次,那么它就会反复发生,从而导致最糟糕的结果。

自我否定

抑郁者擅长否定自己的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,与此相反的是,他们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负面行为特别“宽容”。有抑郁情绪的人,会下意识擅长培养自己的挫败感,而打击自己的成就感。所以,如果想彻底走出抑郁症,必须彻底重建自己的思维模式。

选择性过滤

心理学当中有过这样一个实验,当同时呈现给抑郁症患者两个面孔,一个是喜悦的,一个是恐惧悲伤的。抑郁症患者的第一眼注意到的是那个悲伤的面孔,很少去注意带有愉悦的面孔,甚至是中性的面孔。

如果总是注意到负面信息,这样的思维方式会让你从生活中任意一种情境中挑出消极的信息,反复回味,然后你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就是消极的了。

灾难化

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的特点是“放大”和“缩小”,即放大自身的错误、不完美或恐惧的情绪,并且夸大它们的重要性和灾难性的后果。

比如在某次会议上说错了一些原先准备好的内容,脑海中想到的是“我居然犯了这样的错误,太可怕了,我的名声全毁了!”灾难化的思维方式,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自卑。

归因偏见

这种思维方式总结来说就是:对正性事件的外归因,对负性事件的内归因。明明一件事情正在往好的方向发展,或者有一些中性的信号,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就会往往把它们归因或解释为危险的前兆,把这些正面的体验转换为负面体验。

乱贴标签

给自己贴标签意味着用错误来树立一个完全负面的自我形象。它是一种极端的以偏概全的形式,其背后的理念就是“衡量一个人时,要以他的错误为尺度”。

罪责归己

这种不良认知是内疚之母。具体表现为在你的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个负性事件,尽管与你无关,你都会武断地认为,事情之所以发生都是你的错,或者它证明了你的无能。

情绪化推理

比如“我感觉内疚,那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事”,“我感觉到很崩溃,那么我的问题肯定是无法解决的”,“我没心情做事,所以我不如躺在沙发上发呆”,“我觉得自卑,那我肯定是一个没用的人”。情绪化推理的一个常见后果就是做事拖拉。

自我评判

这种思维方式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、别人和事物作出一些好与坏、优与劣的评价,而不是单纯地描述、接受和了解。例如“他的篮球打得多棒,而我呢,就算是打了一个学期,都还是不如他”。

当我们将自己与别人或其它事物作对比的时候,往往伤害最大的就是我们的自信心、自尊心,这将成为导致他抑郁的重要因素。

妄下结论

先知错误,有点像是未卜先知。而你预测的,一定是你不幸的内容,而不是好运的时刻。这种思维模式让你认为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,让你信以为真。

应该法则

总是对自己说“我应该做这个,我必须那样做”,这样的思维方式只会让你感觉到压力山大,继而心生怨恨,大多数情况下,你会变得意志消沉、灰心丧气。

责任编辑:李智

来源:希望之声

[澳大利亚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,与本站立场无关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]